
在国际关系的大棋局上汇利资本,国家间的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并非只有“结盟”这一条路。最近,俄罗斯外长再次向全球明确阐述了中俄关系的定位,即“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不存在彼此领导”。这一表态,虽然让一些期待或担忧中俄结成军事同盟的人感到意外,但细究起来,这恰恰是符合两国根本利益的理性选择,体现了一种成熟、务实的大国相处之道。
拉夫罗夫的表态并非首次。当中俄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战略协作不断提升时,西方一些国家便开始炒作“中俄军事同盟”的论调。这种炒作背后,往往包藏着将中俄捆绑在一起进行打压的意图。它既为西方继续制裁俄罗斯提供了借口,也为渲染“中国威胁论”增添了素材。因此,俄方一再澄清“不结盟”的原则,首先是为了“正名”,主动打破西方的叙事陷阱,避免授人以柄。这是一种外交上的主动出击,旨在剥离不必要的误解和强加的标签。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对于中国而言汇利资本,坚持与俄罗斯不结盟,至少可以避免三大麻烦。
第一,有效规避了被强行卷入地缘政治冲突的风险。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俄乌冲突。当前,中国在俄乌问题上持中立立场,这使中国能够在国际社会中扮演一个相对超脱、呼吁和平的角色。倘若中俄是盟国,中国将不可避免地被视为冲突的直接相关方,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和压力必将毫无保留地延伸至中国。届时,中国企业与国际市场的正常交往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外交空间也会被大大压缩。保持不结盟,使中国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第二,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中国外交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中国是一个具有全球利益的大国,需要与世界各国,包括美西方国家发展多元化的关系。不结盟政策为中国提供了极大的战略灵活性。中国可以基于国家利益和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制定对外政策,而不必因为盟约义务而与某一国的政策捆绑。正如近期中美关系出现一定程度的缓和,双方能够进行高层会晤并达成一系列共识,这与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大国或集团结盟的立场是分不开的。

第三,有力阻遏了美国对华“脱钩断链”的图谋。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与世界的深度融合。美国一些势力一直试图推动对华“脱钩”,构建排除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如果中俄成为盟友,恰恰会为这种“脱钩”战略提供绝佳的理由,促使美西方可能同时切断与中俄的深度经济联系,这将严重阻碍中国的发展进程。而不结盟的状态,使得中国能够继续与俄罗斯保持密切的经贸往来,同时也维持与欧洲及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合作,从而破解了孤立中国的企图。

拉夫罗夫在谈及俄罗斯的盟友时,给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答案:俄罗斯只有三个可靠的盟友它的陆军、海军和空天军。这并非一句简单的玩笑,它深刻地反映了俄罗斯在面临巨大外部压力下的战略认知。在俄乌冲突的实战考验中,俄罗斯深刻体会到,最终能够依赖的、最根本的国家安全保障,来自于自身强大的国防力量。这种“靠自己”的务实态度,使其将强化军事实力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这也从侧面说明,俄罗斯理解并尊重中俄不结盟的现状,其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石是自立自强,而非将希望完全寄托于外部联盟。

必须明确指出,不结盟绝不意味着中俄关系疏远或合作停滞。恰恰相反,摆脱了传统军事同盟的束缚,两国合作反而展现出更大的韧性和活力。近年来,中俄双边贸易额屡创新高,能源、基础设施、高科技、农业等领域的合作全面推进,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框架内保持着紧密协调。这种建立在共同利益和高度战略互信基础上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其深度和广度已超越了许多传统的军事同盟,它更侧重于共同发展和应对全球性挑战,而非针对特定第三方。
综上所述,中俄选择不结盟的道路,是两国基于复杂国际形势和自身长远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这是一种更加成熟、稳定且富有弹性的关系模式。它使两国能够背靠背相互支持,又在面对不同议题时保持必要的战略灵活性,从而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兴盛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